首页
>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新京报: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新提法 新动能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新提法迅速成为焦点。

  新质生产力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并跻身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从2023年9月首次被提出,到2023年12月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质生产力热度正不断攀升,这是中国经济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

  此外,“人工智能+”同样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面孔”。在业内看来,“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而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是一场工业革命级别的创新,它会重塑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会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

  新词涌现,释放了怎样的信息?

  新质生产力

  今年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报告摘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时下最热词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创新,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新跃升,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工智能+

  凸显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

  报告摘录: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凸显了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这一行动计划的开展,将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商业航天

  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

  报告摘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商业航天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被提及。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认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商业航天可有效推动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网络布局,带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

  这也是商业航天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刘百奇表示,经过近年发展,商业航天呈现出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良好广阔的发展机遇,“作为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的航天新业态,商业航天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也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

  低空经济

  赋能千行百业有望成万亿级别市场

  沃兰特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此前低空经济主要被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讨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是首次将低空经济定义为增长引擎。而这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更好地支持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引导政策。小鹏汇天总裁赵德力介绍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十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赵德力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集群发展。低空经济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形成至少万亿级别的市场,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

  氢能

  带动相关产业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目前我国氢能市场的发展如火如荼,这源于国家政策和顶层设计层面大力支持,各区域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布局,由此,各大能源厂商也加入了氢能行业和赛道,氢能领域的生产技术还在发展和突破中,氢能的应用端范围也在扩大。

  他分析称,氢能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环节,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氢能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推动能源科技的创新发展。同时,氢能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新型储能

  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

  报告摘录: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将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提醒称,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我国确实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目前风光、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存在过剩的情况。此外,储能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新型储能成本在某些情况下高于火电,出于经济考虑,火电仍然是储能的主力军,起着支撑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力度,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五篇大文章

  监管与机构持续发力问题和短板有望解决

  报告摘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货币政策工作之下。

  事实上,自“五篇大文章”提出以来,无论是金融管理部门还是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以实现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北京、河北、青岛、浙江等派出机构已分别就具体推进落实“五篇大文章”召开专题会议或座谈会。可以预见,随着“五篇大文章”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将在2024年内持续发力,这些问题与短板也将有望逐步被一一解决。

  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4-03/11/content_841880.htm?div=-1